安徽肥西:以“发展十问”破题 实干作答高质量发展

2025-07-31 16:34:48 百岁健康网

人民网合肥7月31日电 (陶伟)7月9日,安徽合肥市肥西县委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会上,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向全县党员干部系统提出“发展十问”,涵盖机遇、战略、产业、创新、主城、乡村、民生、改革、能力、作风十个关键领域,旨在凝聚共识、明晰路径。

作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县”和县域经济“领头雁”,肥西肩负“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挺进全国二十强”的使命。2025年,该县部署开展“五比五拼”行动,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提质增效。当前发展态势集中体现于“五变”。

区位交通之变。依托合肥主城,坐拥运河、巢湖,紧邻机场,初步建成“七上肥西”(高铁上、高速上、高架上、地铁上、机场上、运河上、云上),形成内联外畅、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体系。

产业能级之变。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光储等新兴产业及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增势强劲,智造强县加速成形。

发展态势之变。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7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1个,同比激增227%,备案率79.1%居合肥五县市第一;新增企业3454户、增长15.9%,增量及迁入数居首;培育产业基金34支,总规模400亿元;新增大学生就业1.05万人。

发展理念之变。坚持科学发展、效益导向、实事求是,制约发展的消极因素削弱,积极因素加快集聚。

干部状态之变。为企服务行动走深走实,联系群众更加密切,担当作为更加强化。

会上,该县县委提出“发展十问”,旨在对肥西高质量发展核心维度进行系统审视。

构造新引擎上,“机遇之问”聚焦如何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及省市发展新动向;“战略之问”明确新五年规划的战略目标、产业标签和项目支撑;“产业之问”探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路径;“创新之问”寻求融入合肥创新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

优化承载空间上,“建设之问”强调强化“同城同标”意识,将合肥主城区位转化为竞争优势;“乡村之问”旨在补齐短板,打造乡村振兴标杆。

另外,破除机制障碍上,“改革之问”要求精准识别并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锻造过硬队伍上;“能力之问”与“作风之问”着眼提升干部队伍政治、专业、攻坚能力,锤炼“实、快、严、足”作风;践行为民宗旨上,“民生之问”核心在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针对“十问”,肥西以发展路径作答,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拼图。

例如,回答“机遇之问”,提出实施“三个主动融入”——国家层面上,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省级层面上,主动紧密融入安徽“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大局;市级层面上,主动精准融入合肥市“6+5+X”产业集群布局,滨湖科学城实体化运行,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而回答“产业之问”,则是坚持“引育并重、大小共生、新旧共进”。一手抓“双招双引”扩增量,一手抓服务现有企业优存量;构建“明月当空”(招大引强)与“繁星满天”(深耕腰部企业、专精特新)共荣生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加速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

肥西县委强调,答好“发展十问”关键在实干。全县上下需秉持“实、快、严、拼”的作风,将深邃思考转化为生动实践,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向“全国二十强”奋力挺进。

(责编:关飞、张磊)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地址:

济南市高新区铭盛大厦

邮箱

sjr_wyf@163.com

电话

4000-123 231 Let's Get In 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