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重点:防暑更要防“寒”

2025-07-18 09:30:04 百岁健康网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养生不仅要注重防暑降温,更要警惕“寒邪”侵袭。以下是三伏天养生的重点,兼顾防暑与防寒:

图片关键词

一、防暑:避免暑热伤身

及时补水

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1.5-2升),可适当喝绿豆汤、酸梅汤或淡盐水,避免冷饮过量。

出汗过多时,可补充含钾食物(香蕉、菠菜、紫菜等)。

避开高温时段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太阳镜,备藿香正气水等防中暑药物。

饮食清淡

多吃苦瓜、冬瓜、黄瓜、莲藕等清热利湿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

二、防“寒”:警惕过度贪凉

避免冷饮、冷食过量

冰镇饮料、寒凉水果(如西瓜)易伤脾胃,引发腹痛、腹泻,建议常温食用。

空调使用有度

温度不低于26℃,避免直吹,尤其护住颈部、腹部、脚踝。

睡前可定时关闭空调,改用风扇。

忌大汗后骤冷

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或进入空调房,先用毛巾擦干,待体温自然回落。

温水泡脚驱寒

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加入生姜或艾叶效果更佳,可祛湿散寒。

三、生活习惯:平衡阴阳

适度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温和运动(如八段锦、散步),避免大汗淋漓。

保证睡眠

晚睡早起(不超过23点入睡),午休20-30分钟补养阳气。

重点部位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可贴暖脐贴),穿袜子保护脚部,女性经期忌食生冷。

图片关键词

四、特殊人群注意

体质虚寒者(易手脚冰凉、怕冷):可喝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2颗煮水),温补脾胃。

儿童、老人:更需控制冷饮,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久坐办公族:备一件薄外套,隔1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总结

三伏天养生需“外防暑热,内防寒湿”,通过饮食、作息、环境调节维持身体平衡,避免因过度贪凉埋下健康隐患。顺应“冬病夏治”原则,此时适当艾灸、贴三伏贴,可增强冬季抗病能力。



园艺疗法:种花种菜的身心益处

社交活跃的老人平均多活5-7年

午间小睡26分钟,认知能力提升34%

标签: 养生 养老

地址:

济南市高新区铭盛大厦

邮箱

sjr_wyf@163.com

电话

4000-123 231 Let's Get In Touch